星期二, 7月 17, 2007

不第後賦菊詩

唐代有個人叫黃巢,是讀書人。開始時是走傳統的建功立業之路——參加進士考試。據說黃巢的父親給他取名為「巢」,就是指望兒子日後能夠榮登科榜。「巢」可書作「窠」,音科,民間吉祥語中有「五子登科」之說。然而,黃巢的運氣不是那麼好,屢戰屢敗,數次參加考試,每一次都名落孫山。落第後的黃巢終於絕望了,決定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了。他題了那首《不第後賦菊詩》抒發心中的不平之氣。詩中充滿豪邁的英雄不羈之氣,氣勢之大詩中罕見。唐朝未年由於地方藩鎮割據,朝中宦官專權,局面日益惡化,以致民變蜂起,西元880年不滿現狀的黃巢率農民起義軍殺入唐朝京師「長安」,實現了他的理想。
有時想,其實讀書考好成績,都不一定代表可以有一番成就。最重要還是認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不第後賦菊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