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2, 2012

中国国民的道德水准是如何下降的

按:本来想说:中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是如何下降的?考虑到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公民,所以只好用国民这个称谓。国家是有的,而且很强大,超级牛逼!民众也是有的,只不过还是屁民和愚民。因此,用国民这个词还算适当。前段时间发生钱云会事件,有几个人组织了所谓的“公民调查团”前往乐清调查。本人虽然对那几位先生表示尊敬,但是不得不感到难过:“你这个称谓都有问题,还去调查什么?”你算是公民吗?你知道一个公民应该享有什么权利?你何时行使了自己公民的权力? 
    经常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你长期生活在德国,你觉得中国人和德国人有什么区别?”估计他们期待我这样回答:德国人严谨,中国人做事不太认真。然而,我的回答却使他们感到意外:“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说话声音大,德国人说话声音低”。
    说话声音高低和道德水准有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是:有一定关系,尽管不是全部。判断一个人是否道德,有一个基本的标准,那就是:你的行为是否干扰了他人。如果你只是在自己家里吼叫(在隔音良好的情况下),这不存在道德问题。但是,如果你在公共场合,例如在大街、餐馆、商场、公共汽车上大声聊天,大声打电话,那可以肯定地说:这有点道德上的问题。因为,即使个别人喜欢听他人的隐私,但也一定有人不想听你说话。如果你把自己的声音狠狠地灌进了不愿意听你讲话的人耳里,这就是不道德。
    我在德国期间,曾在德国联邦统计局人口研究所实习过。每天中午都到统计局的大餐厅用餐。吃饭的人不少,大概有500-600人左右。尽管如此,整个餐厅非常安静,偶尔也只是听到刀叉在盘子上的轻微撞击声。和我一起吃饭的几个德国人,虽然也聊天,但嗓门压得很低很低,旁边餐桌的人几乎听不见。德国人说话声音低,并不是他们的嗓门不好,而是父母从小就告诉小孩:“嘘!请小声说话!”这样的场景我在德国人家里经常看到,至今记忆犹新。
    那么,德国父母为何觉得高声说话不文明呢?你只要看看他们的中小学课本就明白了。他们也有一门相当于“政治”或“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课程,名字叫“Ethik”,就是《道德伦理》。名称虽然相似,但教的内容却不是热爱什么当,热爱什么主义,而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做人准则。他们也不教孩子:“只要主义真,杀了XXX,还有后来人!”主义这玩意儿难道比生命更重要?再说,凭什么说你那个主义就是真的?
    在当今的中国,除了高声说话,还有很多不太文明的现象:说假话、见死不救、遇见陌生人不说话不打招呼、关门时根本不看后面是否有人、贪污了还觉得自己是贵族、随地吐痰大小便、不排队......
    而在德国,说假话要付出一生的代价,看见别人有困难主动上前询问,遇见人不管是否认识,都会微笑点头,在电梯里会打招呼:早上好!关门的时候会看后面是否有人,如果有就会一直把门扶住。至于贪污腐败,随地吐痰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奇闻。去过德国的人都知道,在公共汽车上经常会听到“对不起、没关系”这样的话。说话的原因只不过是汽车摇晃,身体轻微碰撞了一下而已。
    难道是德国人天生就比中国人素质高?恐怕不见得。如果德国民众天生素质真有那么高,那就不会听希特勒忽悠而残害犹太人了。真正的原因是联邦德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套规则,让民众自觉提升素质。比如说:德国有法律规定,不管是任何建筑物,如果建有厕所,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大小便。当然还免费提供手纸。即使是豪华的餐馆,你一样不能阻止乞丐进去方面。你说上厕所这么方面,还有人乐意随地大小便吗?除非这个人神经有问题。再如:关门时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无条件赔偿,还得帮人医治。这些规定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还有遵守交通规则、按秩序排队等等,这些做法都是政府教育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一旦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个社会就变得文明起来。
    我非常不同意中国人天生素质低的说法。只要把时间推移到62年前来观察,你就会发现,那时我们的祖先也还是不错的。人与人在胡同口见面,不管是否认识先问你:“吃了吗?”听起来土气了点,但也富有人情味。我比较喜欢古代中国人抱拳施礼这种做法,很有文化底蕴。可惜今天都不见了。今天的人与人,比的只是谁比谁更牛逼,谁贪污的钱多谁就很有本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今天的中国国民素质严重倒退了呢?原因我即使知道也不敢说,因为我胆子比较小。但是话不说出来会和节欲和憋尿一样,会严重危害前列腺和心灵,所以还是说出来,尽管只是不痛不痒的。
    前几天因为汽车限行的原因坐了回地铁。吃惊的是地铁播音增加了一句话:请自觉抵制乞讨卖艺的行为。喂!你连乞讨卖艺都不准了,还号召大家和你一样冷血?如果大家都和你一样有本事,早就不卖艺乞讨,而是去北京地铁公司上班了。你们那里的福利待遇肯定超过卖艺的收入。
    路过几次火车站,包括北京、天津、郑州等等,经常会听见警察的“良好”忠告:“请不要相信陌生人,请不要把包交给陌生人看管”。当然,让陌生人看包的确不太可取,但是所有人都不相信,你说这个社会成了什么样子?简直是人人自危!你这个忠告其实是告诉大家:这个社会完蛋操了!既然都这样了,还建立什么和谐社会?
    再看看媒体,每当发生一件令政府难堪的事情,政府发言人第一个反应总是:“没有、没有这回事、不是这样、这是造谣......”当事实证明有了后,政府的反应则是:个别官员所为。于是,政府总是英明正确,只是个别官员操蛋而已。还有喝水死、躲猫猫死、睡觉死之类的,简直是说假话都不脸红,你以为所有的人智商都那么低啊?
    政府天天喊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公仆。可是你看政府哪栋办公大楼不威严、不豪华?你看你开的车有多牛逼?你看你自己有多少套私房?你看自己有多少小蜜?你看你吃的饭一顿多少钱?你看你抽的烟多贵?你要真的是公仆,我就让你来当主人,你干不干?撒谎都不带犹豫的一帮东西!
    积土成山、聚水成河。天天这么假宣传,政府天天说假话,你怎么忍心要求普通民众说真话?如果民众都说真话,对比起来,那政府不是太难堪了吗?所以,民众还是说假话比较好,因为这样就匹配了,社会也和谐了。
    于是,中国国民低下的道德素质也就这样形成了。

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住在湖边的一套公寓里。离公寓不远,有一个小沙坪,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的设施。每次经过这个地方,总会看到三四个小孩在沙坪里面玩耍。旁边站着一位女士,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孩子,即使孩子满脸的泥沙,衣服上到处是沙子,但她并不干涉。一起散步的另一位中国同事不由自主地感叹:"老杨,你看这些孩子脸上好阳光,这在国内孩子的脸上几乎很难见到"。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女儿在一所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上学,尽管才8岁,但说话和脸上的表情已经和成人已经没有多大差别。尽管孩子的妈妈感到很满意,但我却有些难过。
 
湖四周是宽阔的大草坪,不过还有些树木可以遮荫。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网球、羽毛球, 也有人在踢足球。有的人则在草地上铺上布,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不知道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还是只想晒晒太阳,有的则在烧烤。我习惯坐在咖啡馆的凉棚下观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难以忘怀:在离我不远处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 这四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是丈夫和小男孩,另外一组是妻子和大男孩。虽然被分为两对,实际上是丈夫和两个男孩在玩,妻子只是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踢上一脚,并不上去争抢,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丈夫和两个孩子。父亲把球传递给小儿子,大儿子上前去抢球。父亲担心踢伤大儿子,所以动作很轻,有时故意出现失误,让大儿子把球抢到。小儿子比较勇猛,但球技不精,见哥哥跑来,远远就把球传给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玩耍的劲头十足,脸上的表情可以用阳光灿烂一词来形容。
出于好奇心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于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原以为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重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让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幼儿园的教育是免费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ä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ärten ist kostenlos).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别沾沾自喜,因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最差的環保政策

環境局日前拋出固體廢物徵費諮詢文件,並以四大收費模式諮詢公眾,卻隻字不提收費水平及配套設施,引來各方批評,是錢的問題。早前,藍 天 行 動 的 加 強 改 善 路 邊 空 氣 質 素 ,引入停車熄匙的 《汽車引擎空轉(定額罰款 )條例草案》,又是錢的問題。再早前,引來膠袋稅以減少使用膠袋,都是錢的問題。
是不是事己假設了環境問題是由窮人引起的呢??如果我是富人,錢不是問題的話,是不是可以肆意破壞環境呢??罰款就無所謂。反正I don’t care。
相反,窮人不是因為資源有限,相對地會少浪費及少制造垃圾嗎??對一羣少制造垃圾的人推行罰款,真的有效嗎??
再者,收到的罰款會再用去改善環境嗎??
環 保 ,是一種意識,應該去鼓勵人環保,而不是一味去罰
人不環保。香港環 保 政 策 方的向走錯了,是一種最 差 的 環保 政 策。相信未來十年,香港的環境都不會有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