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睇到新聞標題「香港最底工資有望明年實施 傾向時薪訂為24元」。
唉!!訂立最底工資,目的係保護社會上最基層既低收入人仕。時薪24元?? 以正常一日做9小時,一星期6日,一個月得$5200,有咩用?? 俾人既感覺係為做嘢而做嘢!! 呢班底收入人仕,如果要維持生活,就需要超長時間工作。例如每日工作14小時,月薪就有$8064!!但社會上咁多人長時間工作,就會引發其他社會成本(Social Cost),如因為較容易病而引起既醫療成本(Medial Cost)和冇法照顧家庭而引起既社會福利成本(Social Welfare Cost)。
之前講過,最底工資解決唔到問題,因為商人必定將成本轉嫁。到頭來最受害既仍然係最基層既低收入人仕。
小小力覺得,減輕問題既方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供給方面(Supply Side),即工人方面,可以做多D寬減保貼,例如偏遠地區交通津貼(有D偏遠地區既既低收入人仕大部份人工用左黎搭車),租金津貼(底收入人仕偏大部份租住),電費津貼(生活必須),開工津貼(按工作時間發津貼,近似勤工獎,鼓勵有能力既人多勞多得,唔好靠公援),等等。
需求方面(Demand Side),改善經濟固然可增加職位供給,對於一D低收入職位,如清潔工,政府可以大量自己開職位,用一個高於市場既價錢,例如時薪33元。抽走過多既勞工供。
小小力只係想,唔知係唔係真係行得通,但我相信總好過乜都唔做。
資本主義令社會進步,但極端資本主義會引至資產價格急升,消費主導,人民會跟唔上生活步速,貧富懸殊,影響社會穩定。社會主義較公平,但令人民不事生產,極端社會主義更容易變成極權主義,同樣影響社會穩定。一個較理想既制度,係一個混合而稍稍偏左既模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